【 場 地 介 紹 】
/
【牯嶺街小劇場外觀】
此址於日治時期(西元1906年)為木造房舍,做為官舍使用。1945年二戰後改為臺北市警察局「第七分局」,直至1993年止,因應行政區調整而警局名稱先後再改為「古亭分局」及「中正二分局」。1954年改建及擴建完成,現今看到的建築外觀線條、內部主要結構,較多為該時期所留存的。全館分為兩棟建築結合形式。前棟為兩層樓高,採日式磚造建築,一樓為大廳、公共空間,二樓則為藝文空間;後棟為三層樓高建築,一至三樓主要分為:實驗劇場、行政辦公室、排練場。
/
/
【1樓場域】
【服務台】
服務台位於大門右側,並設有「演出技術部」與「演出值班室」,提供民眾和使用單位最即時的服務。
另設有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售票系統端點,週三~周日 12:00-20:00可取/購票。
【大廳】
平日開放期間提供民眾休憩、閱讀藝文資訊之處,演出時則可供觀眾於演出前稍作休息。附有男、女廁及無障礙廁所。
【展示區】
大廳展示區設有DM櫃、小劇場展示櫃、樓層看板、藝文雜誌區等,提供各式藝文活動之最新消息、小劇場書籍等,可自行取閱或購買。
/
【實驗劇場】
此為館內最主要的表演空間,是臺灣表演藝術的一處發源之地,可容納觀眾人數大約是65人。後台有三間日治時期留下的「拘留室」、演員化妝室,以及衛浴設施。劇場空間約四十坪。觀眾席為3座抽屜式階梯型觀眾席,可依演出需求排列出不同面向形式之觀眾席配置。
另配有將近百盞劇場專業燈光、立體音響、兩桿電動升降桿及固定燈桿,供掛燈、掛布景,以及其他效果使用。
【拘留室】
牯嶺街小劇場的前身是臺北市警局中正二分局,這裡就是分局時代的拘留室。因為饒富趣味及紀念性,在改建為劇場之後仍然被保留了下來,這裡可做為獨立的裝置藝術空間,或是提供實驗劇場演出創作者一個更有趣、更多樣的表演空間。
(目前為專業器材存放及劇場團體使用,如欲參觀請先預約)
/
/
【2樓場域】
【藝文空間】
近三十坪大的室內空間,臨街的古老門窗與相鄰的花園露台保留了歷史建物的優雅氣息,目前逐漸成為館內新興重要的展演場地,可容納約40人,附有多項設備提供團體佈置需求,是舉辦藝文茶會、展覽、影像放映、記者會、發表會、音樂會、講座、讀劇、小型戲劇演出等活動的最佳場地。
/
/
【3樓場域】
【排練場】
近三十坪的空間,沒有樑柱阻礙的滿坪木質地板,以及大幅牆面的落地立鏡提供了排練場地所需要的極佳條件。可容納約30人。
適合表演團體作為排練、工作坊等課程使用。附有基本音響設備。